信息标题: | 猕猴桃灰霉病的发病原因和用药防治方法 | 信息类型: | 供应信息 |
信息编码: | 4021652957.shtml | 发布日期: | 2021/03/08 13:40:21 |
猕猴桃灰霉病病菌以菌核和分生孢子在果、叶、花等病残组织中越冬。在第2年初花至末花期,遇降雨或高湿条件,病菌侵染花器引起花腐,带菌的花瓣落在叶片上引起叶斑,残留在幼果梗的带菌花瓣从果梗伤口处侵入果肉,引起果实腐烂。病原菌的生长发育温度为0-30℃,合适温度为20℃左右。与果实软腐病相比,在20℃以下的温度中,灰霉病源菌生长旺盛。因此灰霉病在低温时发生较多,病源菌在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易形成孢子,随风雨传播。    采前防治。花前开始喷杀菌剂,如靓果安300倍复配大蒜油1000倍。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夏剪后,喷保护性杀菌剂或生物制剂。采前一周喷1次杀菌剂。采果时应避免和减少果实受伤,避免阴雨天和露水未干时采果。去除病果,防止二次侵染。入库后,适当延长预冷时间。努力降低果实湿度,再进行包装贮藏。病害严重可以复配异菌腐霉利750倍喷雾。农药登记证号:PD20151375农药生产许可证号:农药生许(鲁)0214产品标准号:Q/WTSH 03-2016
以上信息由潍坊侬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本网站仅提供存储空间
企业名称: | 潍坊侬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联系地址: |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通亭街282号 |
联系人: | 肖艳菲(女) | 联系电话: | 13011675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