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网>商情
入网

毛桃疮痂病发病和防治办法

2018/10/12 11:07:37

来源:金农网用户中心

桃树疮痂病,又名黑星病、黑痣病,在我国桃产区均有发生。由于该病的发生,导致桃外观变劣,果实品质降低。病菌主要危害果实,其次危害叶片和枝梢。果实发病**初出现暗绿色至黑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至直径为2-3毫米的病斑,病斑周围始终保持绿色,严重时病斑聚合连片成疮痂状。该病只分割果实表皮,病部果实停止生长,而果实内部(果肉)仍不断增长。因此,病斑往往开裂,但裂口浅而小,一般不会引起果实的腐烂。枝梢受害,**初表面发生紫褐色长圆形斑点。后期变为黑褐色稍隆起。并常发生流胶,而后在病斑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丛)。病斑也限于表皮。叶片受害往往在叶背呈现出多有形或不规则灰绿色病斑,以后病部转为紫红色,然后后病叶干枯脱落或形成空孔。
预防方案:
1)萌芽前半个月: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2)开花前:使用靓果安300-500倍+有机硅喷雾一次。(保花)
3)展叶期:使用靓果安的300倍+有机硅喷雾2次,每次间隔10天;其中一遍复配沃丰素600倍。
4)**次生理落果期:使用靓果安300-5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保果)
5)果实生长期:使用靓果安300-500倍+有机硅喷雾2-4次,每次间隔10-15天;病害高发期复配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它化学药;生长势弱的可复配沃丰素600倍。
6)秋季采果后:使用溃腐灵200-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进行喷雾1次。
7)落叶2/3后,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以上信息由潍坊奥丰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方式

人:
刘小蕾(女)
联系电话:
15763063230
手机号码:
15763063230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政编码:
261100
电子邮箱:
2027039191@qq.com
联系地址: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通亭街282号青辰国际A座205

金农网农业百科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为亚热带种类,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青蛤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优质海产贝类之一。据统计全省青蛤养殖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吨,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过去青蛤苗种大多采捕于自然海区,随着自然资源衰退,青蛤苗种日趋紧张。为此我省温岭等地积极开展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系统掌握青蛤全人工育苗技术,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
青蛤全人工育苗技术包括亲贝的选择、人工催产、孵化选幼、幼虫培育、附着基选择与投放技术;幼体饵料的选择培养、投喂技术;稚贝的培育管理、出苗技术以及苗种的运输技术。
    一、育苗基本设施
    可利用鱼虾贝蟹育苗场开展青蛤全人工育苗。要求具备一定的育苗规模,有产卵孵化池、育苗池、稚贝培育池;有单细胞藻类培养设施;水、电、气配套齐全;育苗用水须暗沉淀并有二级砂滤。
    二、亲贝选择与催产孵化
    于每年6-8月份青蛤繁殖季节,选择性腺饱满,雌性呈粉红色、雄性呈淡黄色,壳面完整、洁净,壳长大于3厘米的个体作为亲贝。对选好的亲贝先在洁净的海水中冲洗干净,置于通风阴凉处,阴干8-12小时。催产可采用阴干加流水或强充气刺激的方法,诱导精卵排放。催产前产卵池中加入暗沉淀后经二级砂滤的清洁海水,水位80厘米,用3-5ppmEDTA钠盐螯合重金属离子。催产前亲贝用15ppm高锰酸钾浸10分钟进行消毒,然后置亲贝于催产池中,加大冲气量。水温控制在26-30℃,盐度18-25,PH8-8.5。通常情况下,1-1.5小时后会大量排放精卵。催产后尽快移走亲贝,迅速加水至130厘米水位。用100目筛绢网捞取水面的泡沫与亲贝排泄物,冲气孵化。催化密度每毫升控制在10-20粒。
    三、选幼与幼虫培育
    受精卵经16-18小时孵化成D形幼虫,用250目筛绢网袋先取上浮能力强的上层幼虫置于另外已备好的育苗池中培育。育苗池使用前须严格消毒,先用100ppm漂白粉洗刷,然后用20-30ppm高锰酸钾浸泡15分钟,清水冲洗干净。
幼虫培育期间水温控制在26-30℃,盐度13-22。培育密度应控制在每毫升5-10粒。D形幼虫开口饵料选用金藻,进入壳顶期可用金藻、角毛藻、微绿球藻混合投喂,效果较好。投喂密度从每毫升2-3万个逐渐增加至8-10万个。每日投喂2次,根据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及肠胃饱满情况适当加以调整。
培育期间加强管理,定时观察检查幼虫活力和生长情况。适当遮光,光照强度以500-1000勒克司为宜。对幼虫采用微冲气,使饵料与幼虫分布均匀,以利于幼虫的生长和发育。
    四、附着变态与稚贝培育
    幼虫经48小时培育开始有初生足形成,此时幼虫大小为165×180um,72小时后面盘逐渐脱落,开始由浮游生活逐步转为匍匐爬行。此时要准备稚贝附着池投放泥质附着基。具体方法为取无污染的海涂泥,经太阳曝晒后备用。使用前将泥置于塑料盆内,加煮沸的海水浸透,用200目筛绢过滤,均匀分布于附着池内。附着池加水25厘米,附着基投放后经停气沉淀后在池底形成一个软泥底质。倒池时用200目筛绢网袋收集幼虫,均匀地播放于准备好的附着池内,培育密度每平米200-300万颗为宜。随着稚贝生长结合移池逐步降低稚贝培育密度。
    一般经7天左右培育,稚贝出水管形成,进入单水管期,平均大小为300×320um;再经10—12天培育,即可进入双水管期,此时进、出水管伸缩频繁,水管基部触手伸缩明显,稚贝平均大小为560×600um。
    稚贝培育期间每隔五天移池洗苗一次,可用不同网目筛绢,剔除杂物,反复用手轻搓稚贝壳直至干净。定期用不同网目筛绢筛选不同大小稚贝分池培养,以利同步生长。每日换水80%以上,遮光充气。日投饵2次,混合投喂扁藻、角毛藻等,投喂量以胃肠饱满度为准。每天用2ppm土霉素全池泼洒,预防疾病发生。
    五、稚贝出池与运输
    经20多天培育,壳长达1毫米左右,即可根据养殖户要求适时出苗。出苗时排干池水,用海水将池底稚贝冲洗出来,经120目筛绢袋收集,反复淘洗干净即可,干重法计数。
    运输时用100目筛绢袋装苗,装苗浸海水后自然沥干,置于塑料桶或泡沫箱内运输。长途运输采取保温车装运,一般10小时内成活率仍达100%。

信息说明

类型:
供应信息
编码:
0737805606.shtml
标题:
毛桃疮痂病发病和防治办法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