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已于2020年7月31日经农业农村部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生态环境部同意,将于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详细内容如下: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
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
农药包装废弃物,是指
农药使用后被废弃的与
农药直接接触或含有
农药残余物的包装物,包括瓶、罐、桶、袋等。
第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组织、协调、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回收处理体系,统筹推进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设施建设。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履行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义务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活动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农药生产者(含向中国出口
农药的企业)、经营者和使用者应当积极履行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义务,及时回收
农药包装废弃物并进行处理。
第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中发挥组织协调、技术指导、提供服务等作用,鼓励和扶持专业化服务机构开展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宣传和教育,指导
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开展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
鼓励
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和社会组织开展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宣传和培训。
第二章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调查监测本行政区域内
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情况,指导建立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合理布设县、乡、村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明确管理责任。
第十条
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应当按照“谁生产、经营,谁回收”的原则,履行相应的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
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可以协商确定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义务的具体履行方式。
农药经营者应当在其经营场所设立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不得拒收其销售
农药的包装废弃物。
农药生产者、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
农药使用者及时交回
农药包装废弃物。
第十一条
农药使用者应当及时收集
农药包装废弃物并交回
农药经营者或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不得随意丢弃。
农药使用者在施用过程中,配药时应当通过清洗等方式充分利用包装物中的
农药,减少残留
农药。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检查员等
农药包装废弃物清洗审验机制。
第十二条
农药经营者和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应当建立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台账,记录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和去向信息。回收台账应当保存两年以上。
第十三条
农药生产者应当改进
农药包装,便于清洗和回收。
国家鼓励
农药生产者使用易资源化利用和易处置包装物、水溶性高分子包装物或者在环境中可降解的包装物,逐步淘汰铝箔包装物。鼓励使用便于回收的大容量包装物。
第三章
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
第十四条
农药经营者和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应当加强相关设施设备、场所的管理和维护,对收集的
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妥善贮存,不得擅自倾倒、堆放、遗撒
农药包装废弃物。
第十五条 运输
农药包装废弃物应当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丢弃、遗撒
农药包装废弃物,运输工具应当满足防雨、防渗漏、防遗撒要求。
第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对
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以外的,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填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置。
资源化利用按照“风险可控、定点定向、全程追溯”的原则,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需要确定资源化利用单位,并向社会公布。资源化利用不得用于制造餐饮用具、儿童玩具等产品,防止危害人体健康。资源化利用单位不得倒卖
农药包装废弃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指导资源化利用单位利用处置回收的
农药包装废弃物。
第十七条
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费用由相应的
农药生产者和经营者承担;
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不明确的,处理费用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财政列支。
鼓励地方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给予补贴、优惠措施等,支持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贮存、运输、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活动。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未按规定履行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义务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予以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农业投入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或者农用薄膜,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
农药包装废弃物交由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农业投入品使用者为个人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由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农药经营者和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未按规定建立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台账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可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专业化服务机构,指从事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经营活动的机构。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