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全国红火蚁联合监测与防控推进会暨红火蚁防控与氟虫胺替代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科院动物所、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的专家讲授了我国红火蚁发生危害、监测防控和科学用药等,交流了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优先行业削减与淘汰项目红火蚁防治子项目进展,研究了下一步全国红火蚁的联合监测与防控工作。会议特邀美国奥本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农业发展和渔业部专家录制视频,介绍世界红火蚁发生防控及科学用药情况。来自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中心、部农药检定所有关专家,全国12个红火蚁发生省份的植物检疫机构、承担红火蚁防治子项目重点县市级植物检疫机构技术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近年我国红火蚁联合监测与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新增疫情及时发现。依托全国植物疫情监测点建设,各级植物检疫机构不断强化红火蚁监测,自2018年以来累计发现新增疫点118个,为疫情早处置、早防控打下基础。二是危害程度有所减轻。各地积极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防控思路,引导专业化防控组织,扎实推进红火蚁治理工作,中度以下发生比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三是防控模式日渐成熟。2018年以来,根据我中心印发的红火蚁监测防控方案,在全球环境基金等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各地建立起近30个红火蚁监测防控示范区,逐步摸索出新二阶段防控法为主体的标准化防控方法,示范区红火蚁防控水平达90%以上。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