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商情RSS源·RSS源·手机版·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买卖招商
当前位置:首页>农药百科>正文

注意!多地连续阴雨,玉米锈病来袭

2021-09-05 20:34:26来源:市场服务中心技术组作者:市场服务中心技术组
分享到: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多地的玉米倒伏、受淹严重。这为锈病孢子传播创造了条件,玉米中后期,南方锈病、三代粘虫、玉米蚜、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等在局部地区将偏重为害。近期要注意玉米锈病的暴发。
    玉米锈病是怎么回事?南方锈病又有何不同?
    玉米锈病是一种常见的气候传染病,在气温为20℃~30℃,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气候环境下,容易发生和流行。其主要是侵染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玉米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在发病中度的田块,可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部分地块甚至绝收。
    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及秆锈病等4种。我国发生的主要为普通锈病及南方锈病。就危害程度而言,一般南方锈病造成的产量损失高于普通锈病。
    普通锈病症状
    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散生或聚生不明显的淡黄色小点,以后突起,并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周围表皮翻起,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
    南方锈病症状
    病叶上产生夏孢子堆,常见于叶片正面,叶背面极少,稠密着生,金黄色到橙色,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初期为疱疹状隆起,表皮破裂后,散出金黄色到橙色粉状即夏孢子。严重时,叶片上布满了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甚至全株干枯。
    在条件适宜时,玉米大喇叭口期就可以被侵染发病,发病迅速。病害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病害可以发生在玉米植株地上部的任何部位,以叶片发病最重。由于南方锈病较其它叶斑病发生早,发病后叶片上布满孢子堆,病菌从植株中耗取大量营养,严重影响籽粒灌浆,导致玉米减产。
    近期黄淮部分地区还是以降雨天气为主, 降雨无疑会为锈病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那锈病孢子就算是在这“安家落户”了。因此望玉米种植户朋友们注意锈病的防治。
    降水主要是覆盖了夏玉米区,8月份夏玉米地区气温较高,锈病孢子还处在休眠期,玉米并不会马上显病。时间进入9月,随着气温下降,再加上降水带来的高湿环境,南方锈病就会打破休眠,露出它的本来面目,玉米植株此时也会变得锈迹斑斑了。9月份的降水和降温来得越早,锈病的危害也就越大。
    发病原因
    侵染途径:在南方以夏孢子辗转传播、蔓延。在北方菌原来自病残体或来自南方的夏孢子及转主寄生酢酱草,成为该病初侵染原。田间叶片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
    1、菌源充足
    锈病大发生的关键是存在充足的菌源。如腾茬不及时、连作以及发病秸秆未经处理直接还田等,导致病残体滞留于田间,病原菌不断累积并以冬孢子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的重要来源,为病害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2、品种抗性
    不同玉米品种对锈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生产上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甜质型玉米抗病性较差,另外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一般较重,而马齿形品种比较抗病。
    3、气候条件适宜
    高温多湿、连阴雨、多雾或阳光不足季节,常发病重。特征:普通型锈病在12℃~28℃均发芽良好,最适温度12℃~16℃;南方型锈病仅在24℃~28℃时萌发较好。
    4、栽培管理不当
    若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常利于玉米锈病的发生。土壤严重板结,未及时中耕松土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的田块也有助于该病的流行。与此同时病害的发生与田间施肥情况有很大的关系,通常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的病害,防治上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以栽培防病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良种
    不同玉米品种对锈病的抗性有较大差异,使用抗病性强的品种是控制玉米锈病的有效途径。
    2、科学田间管理:
    玉米锈病爆发性强、流行速度快,要根据田间情况,要做好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植株抗逆性,减轻病害发生。
    适期播种;适当减少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性;合理控制密度,改善通透性能。
    种植前及早清除田中及周围的病株残体,若生长期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集中销毁,玉米收获后也要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茎叶,集中烧毁或沤肥。实行轮作,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对零星发病的玉米,随时拔除病株及残余病体。
    3、药剂防治,预防为主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吐丝期,通过喷施含有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三唑酮、丙环?嘧菌酯、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成分的药剂可有效减轻后期南方锈病的发生。如果前期没有预防,在锈病发病初期喷施,也可以控制锈病的发病程度,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产量的影响。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农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农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农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jinnong.cn(请把#换成@)
委托询单 我要求购>
农药交易
热文TOP10
注意!多地连续阴雨,玉米锈病来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