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湖区致力于加强农资社会化服务,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2022年全区完成农资供应2.7万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44万亩、总产量5.6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8.42万亩、产量40.55万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夯实“三个基础”,建好保价稳供“蓄水池”。一是摸清底数,夯实供需基础。年前,组织农资经营企业和农资经营网点全覆盖走访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精准掌握农资需求,确定储备
化肥品种和数量,积极推进淡储旺供。二是落实政策,夯实资金基础。坚决落实省市部署,承担市级
化肥储备任务6000吨,占全市任务的35.3%;出台
化肥淡储补贴政策,以每吨50元的标准对承储企业进行财政补贴;今年,北湖区农资储备专项周转资金增加到300万元。三是完善机制,夯实责任基础。提前与“国字号”“省字号”农资生产商家对接,通过农资直供、提前进货、边进边销等方式降低进销差价;采取5+1的模式(即5个社属(参股)企业与村级供销社开展农产品、农资、再生资源回收、项目等业务合作),推动社属企业服务向基层拓展,与47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联结机制。
二、抓住“三个关键”,把好农资品质“零差错”。一是引进企业,稳供保价保品质。在全市率先组建“新三湘”县级农资子公司,联合区内8家农资经营企业和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农资购销联盟,社员购买农资享受零售价格九五折,主要
化肥价格保持全市最低水平。二是规范经营,把控货源保品质。牢牢掌控农资采购调运主动权,规范进货验收、农资门店经营等行为,杜绝假冒伪劣农资通过供销社渠道流入市场,坚决守住“供销农资、放心农资、绿色农资”金字招牌。三是加强宣传,严格督查保品质。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平台宣传农资打假行动,组织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采取监督抽查、暗查暗访等方式,严厉打击农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三、拓宽“三个领域”,用好农资服务“助推器”。一是农资网络全覆盖。积极构建五级贯通的农资服务网络体系,投入300余万元提质改造乡镇农资供销超市4个、村级供销社农资配送站35个,全区农资供应服务实现全覆盖。二是基层配送全链条。推动“两个到户”与“三湘乡村行”深度融合,在郴仰公路和西河沿线26个村先后开通两条“农资下乡直通车”专线,实现市级农资中心仓与基层农资配送站点无缝对接,打通了农资配送“最后一公里”。三是主动服务全过程。积极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政策咨询、农资培训等多元化、一站式服务,做好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实现农资废弃物可持续治理,有效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