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map·商情RSS源·RSS源·手机版·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买卖招商
当前位置:首页>通知通告>正文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5-04-09 08:58:04来源:本网自媒体用户中心作者: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防治处

农技植保函〔2025〕88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农技)站(中心):

为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及农业农村部《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切实做好今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有力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我中心组织制定了《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落实小麦“一喷三防”工作任务。

全国农技中心

2025年4月1日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

当前,冬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预测分析,2025年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大流行风险高,条锈病在西南、江汉、江淮和西北麦区东部中等发生,蚜虫在大部麦区偏重发生。小麦中后期“一喷三防”技术能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对保障小麦稳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为有力有效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特制定技术指导意见。

一、防控策略

坚持“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防控策略,根据各小麦产区中后期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科学确定防控对象、用药种类和配方,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大面积防控作业,有效控制小麦中后期病虫危害。

二、防控技术

(一)黄淮及华北麦区。以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为重点,兼顾白粉病。可选用丙硫菌唑、氟环唑、戊唑醇、环丙唑醇、烯唑醇、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进行防控。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呋虫胺、噻虫嗪、噻虫胺、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等杀虫剂防控小麦蚜虫。选用芸苔素内酯、噻苯隆、氨基寡糖素、免疫激活蛋白、赤?吲乙?芸苔、二氢卟吩铁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增强小麦抗逆性。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一般在收获前15天停止使用农药

(二)长江中下游麦区以赤霉病、蚜虫为主,兼顾锈病、白粉病等病虫。重点选用对赤霉病毒素控制较强的高效药剂,如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叶菌唑、丙唑?戊唑醇等化学药剂,或与井冈?枯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药剂桶混使用;用足药量,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持续阴雨,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5?7天再次防治,控制流行趋势。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呋虫胺、噻虫嗪、噻虫胺、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等杀虫剂防控蚜虫。选用氨基寡糖素、二氢卟吩铁、芸苔素内酯、噻苯隆、免疫激活蛋白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增强小麦抗逆性,促进籽粒灌浆。

(三)西北麦区。以条锈病、白粉病、麦蚜为主,防治药剂可选用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等。陕西关中、汉江流域及甘肃陇南部分麦区兼顾赤霉病,可选用丙硫菌唑、氰烯菌酯、丙唑?戊唑醇、戊唑醇等化学药剂,也可选用井冈?枯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药剂。使用戊唑醇防控赤霉病时需用足药量,防止毒素积累;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防。对田间穗蚜,选用噻虫嗪、啶虫脒、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喷雾防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用芸苔素内酯、赤?吲乙?芸苔、免疫激活蛋白等增强小麦抗逆性,促进籽粒灌浆。

(四)西南麦区以条锈病、赤霉病为主,兼顾白粉病、蚜虫等病虫。选用丙硫菌唑?戊唑醇、丙唑?戊唑醇、叶菌唑、氟环唑、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防控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选用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呋虫胺、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防治蚜虫。喷药5?7天后检查防治效果,如还有较多麦蚜,应再防治一次。添加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免疫激活蛋白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免疫诱抗剂增强小麦抗逆性,促进籽粒灌浆。

三、安全高效施药

根据小麦生长情况、病虫情和气象条件,选用对路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明确“一喷三防”时间节点、喷防作业关键时期、喷防物资配制要求和喷施机械作业参数,规范喷防作业行为。要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注意事项进行桶混使用,如需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要提前进行桶混试验,桶混液发生絮凝、分层、沉淀等现象的,建议单独喷施。

合理选用施药器械。选用植保无人飞机等航空植保器械喷洒作业时,需由持证人员操作,环境风速应小于3级,亩喷液量1.5?3升,并在药液中添加茶?黄液、植物油类、有机硅类或高分子聚合物类等适宜飞防的沉降剂、抗蒸发剂或耐雨水冲刷助剂。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作业时,要提前调整好机具行走速度和喷雾压力,亩喷液量控制在10?15升。保障小麦“一喷三防”防控效果。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农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农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农药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jinnong.cn(系统自动保留7天)
委托询单 我要求购>
农药交易
热文TOP10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